top of page
IMG_6825.JPG

常見Q&A

在理念與運作上,子穠園更像是體制內孩子課後的實驗學校。我們有自己的教育目標與操作方式,教學內容著重孩子的內在狀態與能力,也就是我們不斷強調的思考引導和情緒教育。

一般安親班及學科補習班的教育內涵,大多與學校相仿,著重知識傳授,目的在於輔助學科考試和升學。

知識學習很重要,但為了考試而對孩子進行大量的知識填塞,進而排擠掉學習內在探索與思辨的時間和機會,對我們來說是本末倒置的事,也是台灣教育最需要被改革的地方。

情緒教育不只是用來矯正「有問題的情緒」或「有問題情緒的人」;它不是特殊教育,而是每一個孩子,甚或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學習。

當前的認知心理學界發現越來越多實證,說明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影響重大,但人不可能永遠只有好情緒,而覺察、調節與回應情緒的能力,是透過大量學習與演練建構出來的。

情緒教育是子穠園最重要的核心之一,參照「社會情緒學習」(SEL)的框架,不僅在課程中透過多元媒材讓孩子「知道」,更在生活實作中讓孩子體驗與反思。

情緒教育的成果其實就是所謂的EQ,而EQ最大的效用,除了讓人內在穩定,更能讓個人充分發揮能力,而這也是獲取外在成就必需的要件。

教室每天都有約1.5小時的作業時間,老師會盡力在時間內協助孩子「自行」完成作業。

然而與傳統安親班不同的是,我們不會花一整個下午幫孩子把每一份作業都雕琢得完美無誤,而是透過作業這個櫥窗,大致掌握孩子在校上課與學習的狀況。在合理的時間內,我們也會協助孩子的作業問題。

對於學校作業,我們會在低年級孩子身上投入較多時間,建立孩子與作業之間的良性關係,包括習慣以及成長型心態的養成。中高年級的孩子,則是重點式的課輔。

但檢查作業與課業補習並非子穠園的教育重心,我們關注的是人,而課業學習終究是孩子自己的責任,教會他們如何面對課業才是我們的任務。

小學的讀書考試其實相對是可以靠大量做題目來兌換考試分數的。當別的孩子一天花數小時精實地寫評量和複習卷,而我們的孩子在學一些學校不會考的能力,將兩個資質相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較考試成績,前者略勝一籌也很合理。

同樣的道理,同一個孩子,若是原本的成績是靠反覆大量練習堆疊出來的,當練習的量減少了,成績就會回到常值,反映他原本在校的學習狀況。

情緒教育與思考的學習,雖然無法透過學校考試評測,但一樣是付出就會看到成長與收穫。一個情緒穩定且能夠理性思考的孩子,通常不會抗拒知識學習,反而更有機會發掘內在動機。

教育的內容,是對孩子成長方向的投資,也往往是家長價值觀的抉擇。這當中或許沒有對錯,只是需要家長更清楚自己的方向與信念。

01

子穠園與一般安親班或補習班的差異在哪裡?

02

情緒教育是什麼? 子穠園怎麼教?

03

孩子會在那裡寫作業嗎? 有不懂會教嗎?

04

孩子會因為去了子穠園成績變差嗎?

05

06

子穠園適合高年級孩子嗎?

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子穠園?

從發展的觀點,我們給孩子的情緒教育與思考訓練,是隨著他們的年紀與需求一路延續的,到了五六年級,孩子不是不需要,相反的,他們的需求通常是更複雜、更細緻的。尤其是涉及學習動機與人際關係等影響深遠的課題,其實孩子們應該要花更多時間,在這些攸關自我發展與人生品質的學習上,也應該要有更專業的老師和課程,來幫助他們一步一步校準方向與累積能力。

對我們來說,情緒與思考的能力,不是孩子「自然而然」就夠會的,它們與所有認知類的學科一樣,需要花時間學、演練、修正與評鑑,成為他們的心理素質和資源。

然而這些「非認知能力」的學習,並不在我們傳統教育思維裡,甚至到了孩子高年級後,還會與學校的學科課業互斥,爭奪孩子學習的時間與心力。而在主流的氛圍中,往往都是課業大勝,孩子除了一周在校上課36小時,每天放學平均花1-2小時完成作業,多數孩子還要再另外花上1-2小時補習、學英文、寫評量考卷。這是多數孩子的常態,但在這樣的時間安排下,孩子有什麼時間學習跟培養思辨與「非認知能力」呢?

因此我們回到原點,站在孩子的發展需求重新分配時間,某種程度甚至有點像刻意把孩子從學科裡「拉出來」,把我們認為同樣重要、甚至是更重要的情緒與思考學習放進孩子的排程裡。

因此子穠園是否適合高年級孩子,對我們來說答案當然是肯定的,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心力該如何分配,以及是否認同要讓孩子刻意花時間在情緒學習與思考訓練上。

在台灣的主流教育氛圍中,這是一個困難的價值觀選擇,或許也沒有標準或正確的答案,但非常值得家長好好思考,為您的孩子做出最適合的判斷與決定。

我們對於人的發展的信念,讓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需要情緒教育與思考引導,因此歡迎所有認同子穠園理念的家長與孩子參與。
然而參照過往經驗,以及家長曾提出的考量與詢問,我們也想在孩子加入前,給正在思考的爸媽們一些附帶的建議:


1. 子穠園對於孩子的學業,提供的是最基本的輔助,且是置於「孩子的發展」的框架下,而非家長或學校的期望。意思是,我們認同學校課業有其重要性,是因為認同知識學習是學齡的孩子的需要之一,但對我們來說學業不會凌駕於孩子的情緒調節與思考能力之上。如孩子在學業上有特殊或高度的課輔需求,就不是我們能提供的。


2. 子穠園專注的「情緒教育」,是普遍性的社會情緒學習內涵,且大量在團體中操作,並非特殊教育,更無法取代職能治療或其他矯正措施。對於有特殊氣質或特別發展需求的孩子,我們必須個別評估孩子的狀況與教室的軟硬體容納能力,判斷彼此的適應性,確保我們的專業方向能夠給予孩子充分的幫助。考量孩子的最佳權益,若孩子有特殊氣質或特定的發展需求,我們將於孩子入班前安排個別會談。


3. 對我們來說,子穠園設計與提供的課程,是影響一個孩子人格養成的重要元素,就和其他所有學習一樣,要有孩子本人投入時間心力,以及家長與我們協作,就能看到明顯的學習效果,並不是「來玩玩也不錯」的才藝或康樂活動喔。


我們很希望孩子在子穠園的時間,盡可能參與主題課程,這才是我們發揮獨特價值的關鍵所在。

07

子穠園如何引導孩子思考? 有什麼具體成效?

所有服膺當代潮流的教育都在強調「教會孩子思考」,但思考泛指人的認知活動,範圍實在太大,需要更明確界定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,適合且應該有甚麼樣的思考訓練。


台灣受體制教育的孩子,最擅長的思考形式是「調度記憶來回應有標準答案的問題」,當孩子的先備知識龐大到一定程度,其實也能展現思考的複雜性,像是能回答非常崎嶇刁鑽的陷阱題。但這樣的「思考力優勢」卻被認為是創造力與思考獨立性的慢性殺手。


因此子穠園的思考課程強調引導孩子突破既存資訊的限制,且是有方向的推進,而非讓孩子「天馬行空」地漫想。低年級階段我們把重點放在訓練基礎邏輯能力;中高年級則朝向「探究式提問」與提出「觀點及論述」兩個目標邁進。


我們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成果,是他們能提出非「簡單求解」,而是擴充及延伸知識範疇的提問,以及表達的意見能超越個人直覺和好惡,更加「有理有據」。

08

(到目前為止)子穠園教出來的孩子有什麼特色?

我們認為最大的特色,是子穠園的孩子普遍具有發展良好的理性,也更樂於溝通,尤其是面對複雜或困難的溝通,在合適的引導下,我們的孩子都能展現被訓練過的思考與表達能力,而不會一下就覺得「很煩」、「很難」,然後放棄或逃避。

此外,子穠園的孩子在團隊合作中,也有較佳的協調性。這不代表他們較少主見或想法,而是他們更多時候理解「我與他人」都有自己的想法,當這些想法相互抵觸時,就需要騰出妥協的空間,最後可能是彼此都得到部分自己想要的,也讓對方得到部分他想要的。

再者,2023年起我們致力發展情緒教育,參考SEL社會情緒學習的框架,但將更多心力投注在基礎能力的培養,像是情緒覺察與分辨、情緒歷程的感知等等。這是一個對未來世代極為重要的課題,因為這一代的孩子更重視個人的情緒價值,但在傳統的教育裡沒有足夠的教導,讓他們學會各種應對和調適的能力。而子穠園的課程,正好就補足這一塊。

因此我們也在這一兩年間發現孩子在學習後,能夠更快速理解自己內在發生什麼事,遇到高強度情緒時,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卡在情緒漩渦裡很長一段時間,無法溝通或恢復。這對於一個孩子長遠的人格與人際關係發展,都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能力,也為他們的心理健康打造更堅固的基礎。

bottom of page